Search


某人買車選擇分期付款,後來資金周轉有些問題,遲延了分期款(付不出錢),債權人竟然就派吊車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某人買車選擇分期付款,後來資金周轉有些問題,遲延了分期款(付不出錢),債權人竟然就派吊車來把車吊走,這樣合理嗎?
 
原則上,這種行為明顯違法,因為要實現債權應該依照當事人自願履行,下一步是訴訟,再下一步才會是執行,除非符合法定的留置權、其他抵償規定,基本上債權人是不可以私力救濟來取得貨款的(不能暴力討債)。
 
最近遇上這類案子,直到當事人把契約拿出來,才發現事有蹊蹺。
 
當事人根本不是「分期付款買賣」,而是「附條件買賣」。
 
在一般的分期付款,是我一手交貨,你把錢慢慢給我。這種情況下,貨交了就是你的,你錢沒給,頂多是多付利息或違約金(或解除契約也有可能)。
 
📌但這個案件的情況,是我「把東西先借你用」,直到錢付完了,「東西才變成你的」。這種情況,類似所謂的【融資租賃】。
 
這類契約雖然裡面會寫「購買」、「買賣價額」、「分期付款」,但不要被這些字眼騙了,其中會有如「甲方仍保有所有權」、「乙方依約履行各項責任與付清價款後始取得…所有權」這種條款。實際上,你在付清所有錢以前,只有使用權,而不能任意處置車輛!
 
也就是說,車子雖然交給你了,但它還不是你的。依照約定,如果你遲延付款,或是沒有好好使用車子,賣方有權主張一次清償債務(取消分期優惠)或是直接取回買賣標的物(車輛)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 
誤以為自己買到車,實際上竟然只有使用權,當事人嘔的要死,不小心沒付錢,還要承擔車子被拖走的風險。
 
一般買賣不會用這種形式,但金額較大的交易,就要小心了,你究竟是買賣還是暫時取得使用權?
 
由於契約自由,如果這種契約的利率仍屬合理,一般來說法院並沒有介入空間,你只得依照約定行事。 
但是,假如在買賣當時的情況,業務、廠商並沒有與您解釋清楚該契約,而讓你誤信(甚至欺騙你)是一般買賣,你有可能依照民法88、92條主張錯誤或詐欺的意思表示撤銷,來主張解約;更進一步的話,再討論損害賠償或和解。
 
近來不少產品都選擇以這種交易方式行銷,主打分期與低金額,相較於向銀行貸款分期有不同的優惠。提醒各位吉友,碰上有利的交易不要口水流滿地,確實看好自己即將簽的是什麼約、有什麼條款,不要買到之後才後悔!


Tags:

About author
本粉專以探討時事新聞的法律分析和提供實用法律知識為目標,更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法律問題。   如有法律諮詢、法律案件的需求,請經由事務所電話聯繫,或是透過事務所的Line聯繫,謝謝您! (喆律法律事務所Line請見:https://line.me/R/ti/p/%40chp0509w)
【律師談吉他】 藉由新聞時事的法律分析 讓你知道法律一點都不難; 提供?
View all posts